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出炉
2020-01-21 来自: 中国绿色生态农业网 浏览次数:285
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出炉 加快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融合
1月20日,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精 准化、管理服务智能化、乡村治理数字化,农业农村部、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《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(2019—2025年)》(简称《规划》)。《规划》提出,到2025年,农业农村数据采集体系建立健全,天空地一体化观测网络、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、农业农村云平台基本建成;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、经营体系加快融合,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进展,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,农业数字经济比重大幅提升,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日趋完善。
构建数据资源体系
农业农村数字化是生物体及环境等农业要素、生产经营管理等农业过程及乡村治理的数字化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将迎来机遇。
《规划》为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列出三项指标:一是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2018年为7.3%,预期到2025年上升到15%,年均增速为10.8%;二是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总交易额比重2018年为9.8%,预期到2025年上升到15%,年均增速为5.5%;三是农村互联网普及率2018年为38.4%,预期到2025年上升到70%,年均增速为10.5%。
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融合方面,智能感知、智能分析、智能控制等数字技术加速向农业农村渗透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、农兽药基础数据、重 点农产品市场信息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等平台建成使用,单品种大数据建设全 面启动,种业大数据、农技服务大数据建设初见成效。
《规划》提出,将建设农业自然资源大数据、重要农业种质资源大数据、农村集体资产大数据、农村宅基地大数据,健全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数据。其中,开展渔业水域空间分布、渔船渔港和渔业航标等调查,形成覆盖内陆水域以及全球重要海域和渔场的渔业水域资源大数据。
渔业相关人士指出,传统的分散型养殖模式面临资源浪费、生产效率低、养殖风险大、环境压力大等方面问题,标准化、规模化、集约化、精 准化养殖是解决传统渔业发展的根本途径。实现“汗水渔业”向“智慧渔业”转变,需要养殖技术、物联网装备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。
加快生产经营数字化改造
《规划》提到将从六个方面加快生产经营数字化改造,包括种植业、畜牧业、渔业、种业、新业态及质量安全管控全程化。
建设数字田园方面,《规划》指出,将推动智能感知、智能分析、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在大田种植和设施园艺上的集成应用,建设环境控制、水肥药精 准施用、精 准种植、农机智能作业与调度监控、智能分等分级决策系统,发展智能“车间农业”,推进种植业生产经营智能管理。
《规划》在新业态多元化方面也有部署。其中提到,鼓励发展众筹农业、定制农业等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,创新发展共享农业、云农场等网络经营模式。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,实施“互联网+”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,推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赋能农村实体店,全 面打通农产品线上线下营销通道。
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,2018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542亿元,占农产品交易总额的9.8%。基于农产品电商、农业遥感的大数据服务产品不断丰富,数字产业化创新发展。定制农业、创意农业、认养农业、云农场等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,乡村分享经济逐步兴起,“互联网+”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推进。2018年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.3%。
业内人士指出,“互联网+”形成了消费者、运营商、农业企业的“数字农业生态圈”,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与农业供给之间可以实现精 准高效对接。农业企业应该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,构建现代化农业数字经济新业态,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、大企业、大产业。
产品展示
产品展示